【我为群众办实事】乐素河镇:聚焦民生“微实事”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今年以来,乐素河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创新运用“小切口”工作法,从一桩桩看得见、摸得着的“微实事”入手——修建便民亭、打造口袋公园、新建便民候车厅、推进全域路灯亮化……一系列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民生举措,不仅显著提升了乡村生活品质,更让“民生温度”可感可及,成为践行初心使命、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写照。

1755505277556031573.png

便民亭筑起“连心角”,党心民心共凝聚

走进小湾村安置点文化广场,一座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木质便民亭格外醒目。飞檐翘角与绿植相映,座椅、照明等设施齐全。针对群众反映的休闲空间不足问题,该村问需问计于民,将便民亭纳入文化广场改造。如今,便民亭不仅是群众休闲处,更是凝聚党心民心、融洽邻里关系的“乡村会客厅”,让干群联系更紧密、情感更深厚。

1755505289563029682.jpg

口袋公园“添新景” 宜居乡村展新颜

盘活闲置资源,让“边角地”蜕变为便民惠民的“金角银边”。在徐家坝村,该镇党委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的新期待,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要求落到实处——把曾经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精心改造,打造成集休闲、娱乐、健身于一体的“口袋公园”。园内步道蜿蜒伸展,各色花草树木错落点缀,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。“家门口就有公园,走两步能锻炼身体,晚上带娃娃散步也方便,这日子越过越舒坦!”正在步道上遛弯的李阿姨笑着感慨。如今,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的愿景已在村里一步步变为现实,成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亮丽注脚。

1755505300315073444.jpg

候车厅搭起“便民桥”,精细治理暖人心

“以前等车日晒雨淋还得站着,现在有候车厅坐着等,政府办实事暖人心!”张大姐称赞道。乐素河镇着眼于补齐乡村公共服务短板,在任家坝村等节点建设标准化候车厅,顶棚挡雨、座椅歇脚,贴心设计让群众感到便利,解决群众“等车难”。这小小的候车厅既提升了群众出行体验,更提高了乡村治理精细度、传播文明乡风,让公共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更畅通暖心。

1755505332442042221.jpg

路灯照亮“平安路”,民生福祉看得见

夜幕降临,乐素河镇主干道与村组道路沿线,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,宛如璀璨“银河”铺展乡间。为消除群众夜间出行安全隐患,该镇将全域路灯亮化列为重点民生项目,联合相关部门推进工程实施,累计新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,覆盖12个行政村。这些“平安灯”“幸福灯”不仅照亮了群众的回家路,更暖了民心。“现在路亮了,心更亮了,安全更有保障!再也不用打着手电筒走夜路,晚上串门都踏实多了!”村民们纷纷点赞并道出了共同心声。

“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” 乐素河镇始终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紧盯民之所盼的“靶心”、锚定政之所向的“坐标”,在发展实践中见证着从“一处美”到“全域皆景”的蝶变升级,感受着从“生活便利”到“民心温暖”的深度跨越,将一张张承载群众期盼的“民生清单”,精心打磨成看得见变化、摸得着实惠的“幸福账单”。如今的乐素河镇正以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为目标,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奋力绘就一幅生机盎然、暖意融融的幸福新画卷。